《江南百景图》中的文化记忆

2020-08-28 15:38   来源: 互联网

在悠扬的钢琴和长笛声中,搬运货物的小贩穿梭于水网的密集街道和小巷,孩子们带着风筝在黛瓦粉红墙前玩耍。这些古老的绘画场景,如秋英的 "清明上河图" 和徐阳的 "固素繁荣图片",以二次元的形式呈现,令人耳目一新。


最近,一款古式管理游戏 "江南百景图" 风靡一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在游戏中,玩家将体现吴门画派代表文正明,从荡妇种花到建房建房,亲自建起自己的江南。文物的真正恢复和生活要素的细腻,使人们渗透到明代江南的诗画意境,重拾江南的文化记忆。


山塘街连接着红楼栉孔扇贝和画舫,是明代江南最繁华的街区之一。《江南百景图》上镌刻着传说中的河狸猫石刻在苏州山塘街上。山塘街东至 "红尘前两富国" 的阊门,西至 "吴忠第一名胜" 的虎丘,全长七里,故称 "七里山塘"。而在民间的口口相传中,它还有一个名字叫 "七海狸山塘",相传刘伯温受朱元璋派往苏州考察,为求得一方安宁,设置了七个石海狸镇,镇守山和唐河。但时过境迁,石雕下落不明,直到 2006 年,7 只不同的海狸被重建后沿街桥放置。


应天府一隅,一座九层宝塔高耸入云,指尖划过屏风,檐角风铃叮当。这座《江南百景图》中雄伟壮观的宝塔,就是闻名天下的南京大盖仁寺琉璃塔。明代南京称应天府,大盖恩寺是城内最古老的佛教寺院。明永乐寺毁于大火,明朝开国元勋朱棣下令重修原址。修道院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直到宣德年间才建成。最辉煌的建筑是挂着长长的佛灯的九层玻璃塔。屹立于长江港口,是大明朝繁荣昌盛的象征,也让无数西方探险家沉醉其中。在它建成 200 年后,荷兰画家约翰·尼霍夫称赞他 "辉煌的成就是对不朽这句老话的完美证明"。可惜琉璃塔毁于太平天国战乱,仅存部分玻璃构件。南京博物院利用历史构件,修复了大盖仁寺琉璃塔的一座玻璃拱门,让观众一睹琉璃塔的精美绝伦。


一边是雄伟的皇家庙宇,一边是精致的私宅。明代江南开始盛行园林建设,"中国四大名园" 中的笨拙政园,待园都建于这一时期,使人们 "不出城池,得山水之乐,居闹市,得林泉之趣"。游戏 "东园" 是苏州公园的前身,北宋的主人 "花石岗" 留下了太湖的石景,叠石叠水,把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变成了一个园林,正如文珍衡《长事》中所写:"一峰太华千寻,一汤匙江湖千里清乾隆年间,为迎接皇帝下江南,东园精致的瑞云峰被移至苏州织造署宫廷花园(今苏州十中园内),同时也是" 花石班 " 遗物的灌云峰,是今日园林的标志性景观。


6595401374211762889.jpg

在古色古香的亭子和亭子下,是书的声音,丝竹悠闲。明代中期,昆曲,被誉为 100 部歌剧的始祖,出现在长江以南,后来传入北京。一大批优秀的昆曲剧目涌现出来,而汤显祖的 "牡丹亭" 便是其中之一。牡丹亭的 "活人可死,死可活" 的爱情故事改编成 "江南百景" 中的冒险情节,以张慧小说的形式推广。插图的开头和结尾模拟了苏州版画,明朝色块错位的细节恢复了彩印的效果。"随着明清时期戏曲传说等通俗文艺作品的繁荣,图书版画创作也蓬勃发展。仅" 西厢记 "一书,明清时期就有近 40 种插图版本。" 这些版画不仅准确地描绘了人物的风度,而且在园林上使用了大量的笔,书房和展示,展现了当时文人烧香、喝茶、插花的高雅生活。苏州桃花屋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画家和工匠,他们的画家和雕刻家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丰富多彩、精细的版画风格。


除了听音乐看戏外,古人还发明了一种以道具为基础的游戏来猜测曲目,叫做 "昆曲黑幕剧"。例如,用松木耳盆、刨床刷、玛瑙镜暗组合的 "牡丹亭花园",配上皇帝的帽子,白玉尘指的是 "永恒的殿堂冲击"。南京博物馆有一套昆曲黑幕戏玉戏,其中器物 117 件,是典型的苏州玉工,构思精巧,雕刻精湛,体现了昆曲文化的魅力和江南工艺水平。


江南雅致传承至今,融入手机游戏等文化产品,焕发出新的活力,激起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共鸣,江南百景图 " 等现象级产品的出现,为当前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IT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生活帮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