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的出行方式难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

2020-11-02 11:29   来源: 互联网

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竞争力,航空公司普遍推出常旅客计划,可以累积里程,兑换机票和礼品。然而,近期用户航空里程被盗事件暴露出航空领域个人信息安全的诸多问题和漏洞。专家建议,应尽快升级民航系统的信息和数据管理。




近日,多位明星爆料航空里程被挪用,引起公众关注。




由于事故率低,飞行被称为“最安全”的运输方式。然而,明星航空里程被盗用,暴露了航空领域个人信息安全的诸多问题和漏洞。




航空里程是怎么被偷的?这是非法的吗?谁应该承担责任?如何填补空白?带着公众关心的一系列问题,《工人日报》记者展开了调查。




为了吸引更多的顾客,提高竞争力,航空公司普遍推出常旅客计划,乘客可以累积里程,兑换机票和礼品。




9 月 6 日,艺术家吴磊被曝偷了航空里程。盗用者用吴磊的航空里程换了几张机票。




石头激起波浪。9 月 8 日,艺术家江映蓉也在微博上表示,航空里程被盗用,而艺术家黄英则留言称类似情况也发生过。9 月 9 日,出于好奇,艺术家李晨查看自己的航空里程,发现自己也被盗用。




记者了解到,盗用航空里程的技术依据之一是航空公司的转乘制度,即常旅客可以自行转让兑换资格。以国航为例,该公司客服表示,一个会员最多可设置 8 个转机,并可在提交申请 60 天后获得换机资格。




民航学院副教授说,齐的职业制度对乘客更有价值。比如经常出差的旅客积累了不少里程,让身边的人也能享受里程兑换。




“明星活动多,往往职位高,积累的里程也多,所以一些不法分子就会想出明星里程的主意。”琪琪说,以前也出现过非明星航空里程被盗的情况。




“航空里程可以用来兑换机票、礼物等,这些东西很值钱,这就赋予了它财产属性。”北京盛奇律师事务所律师郝旭东表示,侵吞航空里程将构成犯罪。

早在 2011 年,成都市武侯区人民法院就判处一名盗用他人飞行里程的被告 9 个月监禁,并处 1000 元罚款,并将违法所得返还受害人。


根据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去年发布的初审诈骗罪的刑事判决,两名被告分别被判处六个月监禁和四个月刑事拘留,分别以盗取他人的分数换取机票并将其出售牟利。


找出源头并不难


盗用星航里程事件发生后,有关航空公司已展开调查。记者试图通过国航官方网站添加受让人时,发现有必要对会员身份进行认证。认证方法有三种:短信、小程序人脸识别和银行验证。但国航客服表示,受让人不需要进行面部认证。


犯罪分子如何通过认证窃取星空里程?齐齐分析,航空里程被盗,可能是航空公司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合作,也可能是非法分子盗取明星相关信息,如克隆手机号码、身份证等。


业内人士称,航空里程被窃取,暴露出航空公司的背景规则设计、认证机制存在缺陷。


江英荣工作室已拨打国航客服电话保护权益,对方提出的解决办法是:更改密码,报警。


如果航空公司在交换过程中没有履行必要的安全保障义务,它可能要承担民事责任。"郝旭东说:" 这些非法交换行为有相应的记录和身份证信息,不难找到来源。


偷盗飞行里程也导致了一个问题:个人信息的泄露,特别是明星个人信息的严重泄露。


在一再曝光的星光追逐灰色产业链中,明星飞行路线、护照信息、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码、微信账户等都可以用作商品交易。

image.png

记者在二手交易平台仙宇随机询问了一位商家,对方说明星的行程、酒店信息等都可以出售,航班号码只需 5 元。这些信息大部分是从活动组织者那里得到的。如果你得不到信息,或者不准确,你可以退款。


据媒体报道,一些经纪人、航空公司、酒店和其他员工也可能是明星信息披露的来源。


专家建议建立旅客信息防火墙


考虑到如何堵塞盗用飞行里程的漏洞,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的特别研究员赵赞说,最关键的环节是身份认证环节。航空公司应该严格检查,不要忽视松懈。


如果里程转换非常复杂,那么乘客的体验就会很差。但如果设计太简单,就很容易被利用。齐齐还认为,关键在于航空公司提高技术水平,提高识别率。


有论者指出,应利用这一机会,提升民航系统的信息和数据管理水平,建立旅客信息防火墙,阻止非法进入和攻击,警告异常行为,及时堵塞系统漏洞,确保旅客信息安全。


据了解,在许多航空公司,拥有关键数据的员工将签署保密协议,如果披露信息将失去工作,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赵赞说,泄露、出卖他人信息是侵犯他人隐私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还涉嫌侵犯公司的个人信息。除依法严厉打击公安机关外,网上交易平台还必须打击此类个人信息的交易行为,查封相关卖家和其他处罚,及时向公安机关提供相关的违法犯罪线索。


齐齐还建议,经常飞行的人应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发现航空里程被盗,及时向航空公司反映并向警方报告,配合打击违法行为。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IT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生活帮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