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神木:产业扶贫“挑大梁” ,麟州遍开,使得民众富裕起来

2020-11-17 15:23   来源: 互联网

神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拼劲儿被激发,紧抓稳定脱贫关键抓手,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为贫困户打造产业扶贫项目,变“输血”为“造血”,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贫困群众稳定持续增收。三年来全市累计投入产业发展资金2.57亿元,实施产业项目201个。



西寨村展新颜


党建引领 筑牢扶贫“强堡垒”


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神木市不断创新机制,夯实攻坚责任。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长的“双组长”领导机制,负责全市脱贫攻坚综合协调和研究制定推进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设立产业脱贫办、就业创业脱贫办、生态脱贫办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协调组、资金保障协调组等“十办三组三保障组”部门体系,建立市级领导包抓、部门包扶、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和由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村干部、村两委组成的“四支队伍”驻村帮扶贫困村的机制,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帮扶全覆盖,探索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落实、人大政协监督、十办三组三保障组协同推进、四支队伍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为扎实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保障。




脱贫户发展养殖产业增收致富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枝。神木市坚持抓党建,争脱贫,抓贫困促党建,注重统筹协调公共资源和广泛调动社会资源,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提高脱贫攻坚成效。要以增强基层组织力量为目标,建好建强党支部,全力推动村 "两委" 主要负责人 "一肩挑",让懂经营,善管理,创新意识强的致富能人进入村 "两委" 班子。发挥村党支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同心同德谋划产业发展,形成干部带头,党员示范,争先恐后的良好局面,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村支部结合扶贫资金,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发展特色养殖业等措施,按照 "村支部 + 合作社 + 贫困户" 的发展模式,探索形成多渠道、多类型、多元化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振兴农村资源,激发贫困人口脱贫的内在动力,以工业和集体经济的保障使贫困人口脱贫。不断提高穷人产业的造血功能,使扶贫产业持续发展。到目前为止,24 个贫困村庄都已被列入名单,9249 个贫困家庭能够以高质量脱贫。


产业扎根于促进收入增长长期保持准稳定


产业的发展既要适应当地的 "水土",也要适应当地的 "地方"。近三年来,神木市巧妙地解决了工业扶贫的 "方程式",始终把工业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加强了抓一拳的措施,通过政策扶持、项目驱动、技术支持、产权制度改革等措施,不断增强了贫困人口的内在动力,以确保贫困人口稳步脱贫。


小粮食也是帮助农民增加收入的 "大工业"。

村集体经济是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能有效促进脱贫攻坚和反贫困回归。魏米村集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成为贫困群众增收的 "跳板"。基于此,神木市以 "三变改革" 为抓手,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 "助推器",完善长效脱贫机制,通过统一经营,产业分红,劳务收入等方式,积极发展能够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并带动贫困户通过统一经营,产业分红,劳务收入等方式逐步脱贫致富。"。


同时,神木市在全面完成贫困村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通过培育 "资产经营型","资源开发型","产业主导型","服务创收型","合作共赢型" 等多种发展模式的集体经济,加大对贫困村,低收入村集体产业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支持贫困群众以土地林地等资源经营权,劳务技术,订单购销等形式入股合作社,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以 "保底收益 + 按股分红" 的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化山地苹果,小杂粮种植,蔬菜大棚,养羊,养牛等特色种养业。实现了扶贫产业兴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新局面。据了解,2019 年,神木市 24 个贫困村人均集体经济收入 15 万元以上。"。


巩固和提升工业扶贫的深度与精品


工业扶贫是巩固消除贫困成果,建立强有力的反贫困防线的一项重要措施。今年以来,神木市重点发展主导产业,深入发展产业,从本质上讲,走上了精益求精的步伐。积极推进光伏扶贫、村集体经济组织带动、新课题带动、贫困家庭自主培育的 "三带一己" 产业扶贫模式,使工业扶贫 "准确、稳定、稳定"、"长期持续"。2020 年,全市共安排扶贫项目 192 项,其中工业扶贫项目 61 项,巩固和提高扶贫质量和成效。


林州初冬,树叶飘落,土地金黄。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广袤的黄土地时,光伏产业可以帮助农民增收,产业可以精准选择、深入人心,从而稳步脱贫。神木市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实施了“一村一品示范村”、“农业示范园”等建设项目。建成 4 个产业示范园区,实施山苹果工程 8550 亩,打造“国香神木”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制定鼓励新业户增加贫困户收入的激励措施;继续实施“引进畜牧、收购”农机工具方面,新界“三补一奖”扶持政策“放弃”补贴和“养殖奖励”补贴,在土地流转、土地整理、土地深松等方面给予优先补贴,并按需提供化肥、种子等农资。




神木市立足资源优势,实行产业扶贫到人、效益到户。在产业到户实施方面,神木组织农业技术人员到田间地头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活动,并充分利用农村“土壤专家”和农业技术专家等资源优势,切实加强对扶贫产业的指导和服务。聘请贫困村高素质专业农民、创业致富带头人、当地专家、驻村团队成员、农业企业负责人担任指导员。今年重新招聘农林牧业技术人员 150 人,组建 10 支技术服务队,为有技术需求的贫困产业户提供全方位、多方位的技术服务。每个贫困村配备 3 - 5 名技术人员,每个工业贫困户配备 1 - 2 名技术人员。实行挂牌现场指导,将有效解决贫困户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2020 年,通过现场、电话、微信等方式开展技术指导 1700 余次;对今年享受三轮车购置补贴的 42 户贫困户开展了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专项培训;培训行业扶贫致富带头人 79 人次。实现技术干部联系贫困户、技术援助 110、技术推广培训“三全覆盖”。



三年来,神木市为贫困户引进羊、牛、猪、鸡(头、毛)1.5 万余只,购置农机具 1177 台,新建谷仓 4.5 万平方米,落实补助资金 3566 万元,惠及 2600 多户贫困户。大力发展枣、扬子、小杂粮、中药材等优势农业产业,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支持力度,推进“双育双育”,深化“国香神木”公共区域品牌建设。




强化产业链,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农民增收致富,在消费扶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神木市坚持“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机制创新”的原则。实施鼓励政府机构带头参与、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动员社会力量、发挥“互联网 +”效应等消费扶贫措施,稳定贫困人口增收渠道,实现生产和消费端的“双赢”。








按照“村集体 + 专业合作社 + 贫困户”的发展思路,大力实施“农产品产销对接工程”,引导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积极开展订单养殖、产销对接等工作,要做到:充分发挥市农业产业发展公司的主导作用,通过优质农产品产销、大礼包促销等措施,搭建当地企业农产品购销的桥梁,帮助农民增收,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销售等措施,将更多藏在山里的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创造利润;举办红枣节、西瓜节、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扩大城市规模,宣传展示当地特色农产品依托社会扶贫网络的平台作用,进一步动员群众组织、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这项消费扶贫措施旨在使各类特色农产品走向市场,进入各大超市,支持扶贫产业发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在神木市遍地开花,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源头活水”。在小城镇和乡村,围绕产业链延伸和补充链条,小杂粮、西瓜、中药材、猪、牛、羊、鸡、鹅等特色种植养殖业取得较大成效;到产业基地和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围绕三次产业融合,贫困企业“强身健体”,提升扶贫能力。神木市演唱了一首新时期扶贫攻坚之歌。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IT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生活帮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