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业应该留住年轻人,金钱和职业身份应该到位

2020-11-27 17:16   来源: 互联网

今年学生进入养老行业将享受6万元奖励!近日,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财政局联合下发《北京市老年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实施办法》,提出以钱吸引、留住人才的激励政策。


可见,政府的“少量红包”并不是政府招收老年人的好主意。薪酬已成为影响新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因素。这一务实举措可以在短期内吸引新生,并迅速有效缓解养老行业的人才困境。


1606468710375753.png


应届生愿意来,但还是得留下来。根据《办法》,本科以上奖励6万元,大专生奖励5万元,中等职业学校奖励4万元。每年按总金额的30%、30%、40%的比例发放入会奖励。虽然红包总数很高,但不能一次拿走。三次红包意味着要4年才能拿到所有的红包。最后一次付款的最大份额意味着你要到第四年才能拿到最多的奖金。一些职业院校对多年来养老服务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跟踪调查。研究发现,70%-80%的学生会在毕业后1-2年内辞职。年终奖发放有望缓解年轻人相继离开养老行业的问题。


必须承认,低工资确实是养老行业人才短缺的痛点,但并不是唯一的影响因素。“红包”只能暂时解渴。青年人的职业选择,满足基本生存和发展的待遇是第一位的,但也只是基本条件,除此之外,还需要职业认同,包括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


可以预计,养老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预计到2022年,65岁以上人口将占总人口的14%。有数据显示,超过10%的老年人在穿衣、吃饭、洗澡、上厕所等方面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基本生活。25.4%的老年人需要综合护理。但老年护理的供给远远落后于需求,人才缺口也在扩大。按照国际残疾老人和护理人员配置标准,我国老年护士近千万人。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制定解决养老产业人才困境的长期规划,以货币为出发点的短期规划应进一步完善。


一项调查显示,养老金行业近60%的员工工作时间不到两年。另外,对毕业生薪酬与行业内普遍存在的高离职率的原因也有很多。毕业生应通过一线养老机构联系真正的老年人,建立职业认同,并学习相关技能,避免形成不切实际的职业想象。从学校到养老机构,待遇是基本条件,职业认同的构建是留下来的关键。面对目前护理时间长、劳动强度大的现状,我们不仅要愿意来,而且要有能力。全面认识后确立的自我认同是长期稳定从事养老工作的内生动力,能够有效避免高就业率、高流失率的尴尬局面,青年人才将真正成为养老行业的“新鲜血液”。


随着养老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将认识到护理人员的职业价值,不断纠正“服务者”的职业偏见。除了传统观念上的误区,还要提供晋升渠道,深化激励机制,充分尊重年轻人从事养老产业更值得尊敬。

责任编辑:无量渡口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IT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生活帮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