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站2020年底将投入使用, 6大亮点抢先看

2020-12-15 09:29   来源: 互联网

京雄城际铁路将于今年年底通车,雄安站也将正式投入使用。"熊安区规划局交通规划组曹孟说。12 月 13 日下午,网络主题活动" 波邦携手 -- 京津协调发展 " 参观小组走进雄安站,了解熊安站的建设情况。

这一设计理念是受咸安水文化的启发。

雄安站 "位于咸安新区藏港集团核心区。这一设计理念的灵感来源于雄安水文化。屋顶的椭圆形轮廓就像清泉的源头,就像绿色莲花上的露珠。" 楼顶是在中央高架候机厅里升起的,边缘是层层收集起来的,就像微风荡漾时湖面上的涟漪;正面的形状是伸展的,就像中国传统的大厅。建筑造型和室内空间设计都采用了建筑理念,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因。

据了解,雄安车站共有五层楼,其中地下三层,地下两层,局部夹层。高架桥为铁路高架桥,二层为铁路轨道交通线 R1 站台层,底层为地面候机厅,两侧均设有公共场地站;地下阁楼为出口大厅,配套商务;一楼为地下开发空间,K1 线连接车站;二楼为地铁 M1 线平台层。

雄安站总规模为 13 2 3 线,其中井冈站 7 站 12 线,金雄站 4 套 7 线,城市轨道 4 线 2 台(R1 线和支线),地铁 M1 线保留在车站大楼中间。

雄安车站六大特色亮点与创新点

据中国铁路第十二局咸安站工程部副总工程师何金辉介绍,2018 年 12 月 1 日,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工程进入建设阶段,作为首个在雄安新区开工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雄安站的建设有六个特点和创新之处。

image.png

车站与城市的一体化设计 "。咸安车站" 站市一体化 " 的设计理念将车站与城市空间紧密结合,高速铁路车站的交通功能与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在高强度的一体化发展下,多智能体可以在车站周围共享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开发价值。

清水混凝土。雄安车站是我国大规模使用清水混凝土柱的火车站。清水混凝土主要是通过不同比例的石、沙、水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呈现出天然的 "先进灰",竣工后地面基本不再改造。技术队伍进行了数百次试验,现在只有雄安站清水混凝土柱优雅风范。

光谷 ":雄安车站屋顶之间的缝隙形成了一个非常有特色的" 光谷 "。" 广谷 "自然将京雄、井冈和台湾仓库与金雄院子隔开,并成为室外景观庭院,作为室内引入自然光和景观的照明走廊。" 广谷 "不仅改善了环境,丰富了室内空间效应,还增加了地面候车室与高架候车室之间的联系,同时解决了照明、通风、火灾排烟等技术要求。" 光谷 " 不仅改善了环境,丰富了室内空间效应,而且增加了地面候车室与高架候车室的连接,同时解决了照明、通风、火灾排烟等技术要求。

拼装式站台吸声墙。拼装式站台吸声墙板在雄安站首次使用,大大降低了列车带来的噪音,提升了旅客的出行体验。在雄安站站台地面,立面墙体上安装了不少开孔的墙板。平台采用国内首创的预制平台吸声墙板,可起到良好的降噪作用。这块墙板高一米,长两米多,采用声学设计,有很多 55 毫米的方孔,夹层为玻璃丝毛。重点研究无砟轨道高架桥减震降噪关键技术,增设轨道隔振垫,同步研究成品预制吸声墙板,可有效改善铁路客运站站台空间声环境

综合应用 Bim 技术。雄安站智能现场施工应用建立了 Bim,智慧施工,信息技术,清水混凝土,绿色施工五大创新工作室。其中,Bim 技术的应用为高铁站建设提供了有效保障。基于 Bim 技术的机电管系施工在雄安站得到了应用。该技术通过 Bim 技术的正向辅助设计,解决了复杂空间和净高的问题。同时利用 Bim 的三维可视化,使施工现场的布局与现场一致。通过 Bim 三维模型的建立和仿真,对各主要阶段的交通组织,大型设备配置,材料堆场和临时施工设施进行合理有序的管理,实现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的优化

综合岛式空调机组。在雄安站一楼候机厅使用了综合岛式空调单元,实现了高层空间候机室室内热湿环境的分级控制和均匀分布。同时,岛式空调单元还集成了水箱和水炮、标识和客户服务系统、地面采暖设备等设施,使候诊室内部更加干净、美观。

京、津、冀三地以高效率融入轨道

雄安站 "是京雄城际的终点站,是挖掘北京非首都功能、京津冀协调发展的重要门户,辐射全国。这是新城区最先建成的车站和城市的综合交通枢纽。" 熊安区规划局交通联组组曹孟表示,京雄城际将是连接北京和雄安新区的第一条对外交通干线,对实现中央政府提出的缓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示范具有重要意义。

雄安枢纽连接了许多高速铁路和城际线路,如京雄市、京港台高速铁路、金雄城际铁路、新雄高速铁路、天津包铁路等。通过对上述线路的介绍,一是实现新区与华中、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等主要方向的快速交通,融入全国高速铁路网络,发挥雄安新区对全国的辐射效应。二是实现了与北京、天津、石家庄等主要城市的快速联系,有效地融入京津冀轨道,实现了熊安区与京津、石家庄等大城市的一小时交通环线。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IT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生活帮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