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疆棉花禁令”背后的3真相

2020-12-15 11:34   来源: 互联网

炒作新疆"的话题是美国反华例行公事,反华势力每隔一段时间就会跳出来露出尖牙。特朗普政府最近推出了一项"新疆棉花禁令",涉及范围广泛,这相当于又一次咬中美关系的伤口。美国东部时间十二月二日,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宣布,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及其所属单位生产的棉花和棉花产品发出扣发令,以兵团"强迫劳动"为由,禁止有关产品进入美国。

image.png

今年以来,美国在新疆"强征劳工"问题上的"毒牙"包括但不限于:美国国务院等部门发布《新疆供应链商业咨询公告》,警告企业不要与新疆等地所谓"侵犯人权"实体接触;美国商务部将11家"与新疆侵犯人权有关"的中国公司(包括纺织企业)列入制裁实体名单。美国众议院通过了所谓的《防止维吾尔强迫劳动法案》,认为新疆生产的所有产品都涉及"强迫劳动",并计划全面禁止这些产品出口到美国。特朗普政府曾试图广泛禁止进口所有新疆棉花和番茄制品,但发现难以操作,暂时搁置。"。

外界的印象是,美国坚持认为新疆存在"强迫劳动",但从未发表过确凿的研究证据,可以称之为国际版的"你还需要理由打败人吗?

强迫劳动"是指以暴力、威胁或限制人身自由的方式强迫他人工作的行为。这是国际法明确攻击的罪行,但也是西方势力在不同时期遏制和压制"假想敌人"的常见借口。这种"高帽子"怎么会激怒美国反华势力强加给中国的国际社会的神经呢?最有发言权的新疆人对美国新疆所谓的"强迫劳动"现象有何看法?美国能否打击包括新疆企业在内的中国企业的反市场行为?

第一个事实是,新疆的"强迫劳动"问题是西方反华势力"公共关系"的产物。

美国独立新闻网站"灰色地带"分别发表了一篇长篇报道,揭露所谓"维吾尔强迫劳动"的谎言是美国和澳大利亚反华势力从智囊团背景、报道漏洞、媒体操纵等方面精心策划的"闪电公关活动",没有证据表明,这场公关运动得到了美国、北约和军火商的支持,这些力量将从一场激化的"新冷战"中获益匪浅

在这场“阴谋谎言”中,“定制化”报告是由末级智库准备的,反华立法委员借机发言,西方媒体放大议题,立法会通过相关法案,而政府机关赋予行政合法性并加以实施,为了诋毁中国,用新疆控制中国,“强迫劳动”的污水屡屡涌入中国。

第二个道理——新疆人的“幸福滋味”和“人装睡”不懂。

就业扶贫是中国新疆治理政策的基本举措之一。结合当地群众就业意愿,新疆实施就近就地就业、境内跨区域就业、对口援疆省市转移就业等措施,帮助不少新疆群众过上了“移民”生活。人均年收入 4.5 万余元(人民币,下同),远高于农业收入。

乌恰县的帕沙·古丽·克雷姆在广东省东莞市工作了 13 年。她不仅自己致富,还带动 500 多名村民外出打工。一位在外省市企业工作的新疆女孩透露,合同到期后,她的同村人还想留在企业打工。在“教育培训中心”学习培训后,新疆男人决心挣钱养家糊口,让家人感受到“幸福滋味”……在这些新疆人勤劳致富的故事中,外界感受到的是新疆人内心的需要、不舍和感受。所谓“强迫劳动”是什么关系?

第三个事实是,包括美国公司在内的全球供应链面临“难以承受的政治风险”。

新疆是中国最大的棉花产区,年产量约 500 万吨,占国内棉花产量的 80% 以上。其中,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棉花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许多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都是新疆棉花、纺织品和纤维制品的采购商。《华尔街日报》最近分析说,美国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禁令可能对依赖中国制造服装和其他产品的美国公司产生重大影响。

早在众议院实施《维吾尔族强迫劳动法》期间,美国许多商业组织就已经反对。美国商会坦率地说,该法案只会损害合法贸易,而不是所谓的“强迫劳动”。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主席斯蒂芬·拉马尔(Stephen Lamar)批评说,这种禁令或立法无疑将登上头版,但它们将严重损害人权、经济发展和合法供应链,而这些都受到新皇冠肺炎疫情的冲击。

由于政治压力,一些国际品牌主动放弃了新疆棉质优价廉的原材料,转而采用其他替代品。为了避免更不可预测的政治风险,一些国际品牌开始考虑将其在中国的生产线转移到其他国家。转换成本是不可估量的。作为始作俑者,美国政府任性地“说话”,而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供应链却不得不经受“反复攻击”。这样的闹剧什么时候才能停止?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IT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生活帮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