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赢种业翻身仗 ,种业“卡脖子”难题要怎么去解决

2021-01-30 10:47   来源: 互联网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证"中国饭碗以中餐为主"的基石。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解决种子和耕地问题"列为经济工作的八大重点之一,并提出"要实施种子源‘粘颈’关键技术,下决心打一场种业振兴之战。


十三五以来,我国种业特别是主要粮食作物育种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还存在哪些"瓶颈"问题?如何在种业问题上打好仗?记者就这些热点问题采访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万建民。


中国农业生产的总体安全是有保障的。


记者: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妥善解决种子问题,目前我国农业生产种子安全的总体情况是什么,风险是什么?


万建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大力发展种业。在一系列促进现代种业发展的政策和项目的支持下,种子产业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我国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自选品种覆盖率达95%以上。其中,水稻和小麦已完全自给自足,良种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已超过45%,为我国连续几年的粮食丰收和重要农产品的稳定生产提供了关键支撑。


目前,外商投资种子企业约占中国种子市场销售总额的3%。农作物种子的年进口约占国内种子使用总量的0.1%。一般来说,我国农业生产的安全是有保障的,风险是可控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种业自主创新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一些品种单产水平仍有很大提高空间,缺乏核心技术创新,商品化育种体系不完善,这些都是制约种业发展的一些"瓶颈"问题。


水稻育种企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


记者:在主要粮食作物中,中国水稻育种居世界前列。"十三五"期间,中国水稻种业的特点是什么?


万建民:"十三五"期间,我国审定的水稻品种数量迅速增加,品种种类不断丰富,受保护的新品种显著增加,制种水平稳步提高,种子生产结构不断优化。近五年来,国家和省级水稻品种的区域试验、绿色通道试验和组合试验并行发展。试验渠道多样,品种类型多样,批准品种数量迅速增加。到2020年,国家批准的水稻品种有574个,比2015年增加了521个。



水稻是首批列入新品种保护名录的植物品种之一。2019 年,水稻新品种保护申请和授权数量分别为 1312 件和 425 件,是 2015 年的 2.7 倍和 1.1 倍,特别是 2018 年和 2019 年。从授权类型看,2019 年授权企业 212 家,科研机构 192 家,企业申请量比 2015 年提高 20.8 个百分点,企业培育优势地位更加突出。


记者:水稻育种的瓶颈是什么?


万建民:我国水稻育种在功能基因组和杂交水稻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世界领先的成果,但在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现代育种技术应用、提高产量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差距培育和推广优质品种。同时,国内水稻种业市场价值较高,但国际市场竞争力不强。目前,我国使用的水稻品种均为自交系。按杂交水稻种子每公斤 70 元、常规水稻每公斤 12 元计算,水稻种业市场规模可达 300 亿元。世界杂交水稻发展潜力巨大,杂交水稻种子出口潜力巨大。


但我国水稻机械化制种水平仍较低,制种成本高,种子出口规模小;杂交水稻在国外推广速度慢,普遍需要本地化。


水稻育种支持“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记者:您最近推动的育种工作对解决种源“卡脖子”问题有何意义?


万建民:40 年来,我一直从事水稻优良基因挖掘和分子育种的研究,主要针对籼粳稻杂种优势利用中的育性差、结实率低、株高高高的问题,生产中的条纹叶枯病和褐飞虱。从广泛筛选资源入手,探索新基因,开发分子标记,开展分子育种,在水稻育种方面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和进展。克隆了 50 多个重要的水稻新基因,培育了 20 多个水稻新品种。其中 4 个品种被确认为超级稻品种。云南省永胜县“协优 107”亩产 1287 公斤。


近年来,我们在不断提高产量潜力的同时,也特别注重营养和健康。宁香粳 9 号是一个优质、适口、香味浓郁的软米新品种。在第三届全国优质稻米品种食用品质评比活动中荣获优质粳稻金奖。低筋米新品种生产的大米不仅可吸收蛋白质显著降低,而且食用后血糖指数也较低,特别适合慢性肾病、慢性肾病和慢性肾病糖尿病患者食用。

“十三五”期间,在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的大力支持下,我负责了全国水稻良种联合研究组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这进一步加强了中国水稻种子科学技术的基础。在新阶段,要不断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须充分发挥新的国家体制优势,集中资源和力量,共同攻关,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为种业保持农业后备战略奠定坚实基础。

image.png

记者:如何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提高我国种业竞争力?

万建民:解决种业“卡脖子”问题,关键在于资源保护利用、自主创新、制度完善、环境优化。

一是保护和利用好种质资源。这是种子的基础和来源。要加快资源普查和抢救性采集,推进资源登记、交流和共享,加强大范围精准评估,创新开发利用机制,确保资源最佳有序发展。


二是加强自主创新。这是实现种业自力更生的关键。要攻克种源“颈缩”技术关键问题,挖掘真正有用的基因,创造突破性种质,在育种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和主要品种培育上取得突破,实现我国种业的科技自主。


三是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做优。这是提高种业竞争力的根本。要突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支持企业建立大型商业研发平台和创新联盟,促进企业资源、人才和资本积累,支持优势企业发展,提升资源利用、基因挖掘、品种研发、产品开发、产业化应用等全链条组织体系的现代化水平,实现好品种、好种子持续产出的可持续发展。


四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这是促进种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障。要完善种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环境,打击侵权行为,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记者:要赢得种业的转机,种业创新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


万建民:打赢种业扭亏为盈的战役,确保中国碗主要装中国粮食,中国粮食主要用中国种子。重点是抓好种质资源库和种业基地建设,加快技术创新,着力强优势、补短板、断牌,做好龙头企业和营商环境建设。


要以种业创新为重点,坚持把科技自力更生、自强不息放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突出位置,集中资源、集中力量、攻关突破。抓紧实施“卡脖子”技术攻关,突破瓶颈,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成果。推进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实施,开展粮食作物联合研究,特色农作物和畜禽养殖业育种,加快培育高产高效、绿色优质、节水节粮、适合机饲专用的新品种,完善商品化养殖体系,促进科技与企业合作,推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做大做强主业,要坚持尊重科学、严格监管的原则,有序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应用。

责任编辑:萤莹香草钟
分享到:
0
【慎重声明】凡本站未注明来源为"中国IT新闻网"的所有作品,均转载、编译或摘编自其它媒体,转载、编译或摘编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生活帮原创